首页 > 探索 > 内容页

这座桥火出圈,设计师太酷了 焦点速看

2023-04-22 07:47:40 来源:凤凰网


(资料图)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朱秋雨

建筑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建筑就是生命的镜子。你只需要看那些建筑就能感受到过去,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灵魂,它们就是社会的倒影。”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建筑“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起来”。

游历城市时,好的建筑带着古今的气息,与前人的影子、封存的记忆扑面而来,构成最快领略地域特色与城市品味的方式。

深入祖国“南大门”的广州市,“千年商都”人来人往,城市建筑都刻着这些足迹。仅仅从游客的视角就能可见一斑:广州的马路两边,不仅绿荫遮瓦,亭亭如盖,而且,楼房经常有更大的屋檐。

实用性贯穿着建筑的基因。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告诉南风窗,岭南地区气候炎热,降水也强,因此,不管什么建筑,都要解决遮阳、隔热、通风、防潮的问题。

同时,岭南地区是多种文化的融合。“既是中华文化,又要体现当地气候环境带来的特殊性,还有广州作为商贸城市长期跟海内外沟通带来的外来文化。岭南建筑受到了这三种文化的共同影响。”

4月18日,“地域·文化·时代: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设计——何镜堂团队建筑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作为85岁的“80后”,一头白发的何镜堂精神矍铄,热情谈起了他的建筑,关乎城市、民族、美学与个人情怀的思考。

他钟爱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的史诗”,在大半生的实践中,何镜堂用独有人文关怀与美学感知,建造独属南粤的时代记忆。

广州之镜

步入耄耋之年的何镜堂仍有着惊人的耐力和精力——近年两大广州市新地标,都由他和团队设计完成。

最显眼的一处,在城市的中轴,广州塔畔,一座创下全球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海心桥”。

在珠江穿过城市,冲刷出平原的珠三角,这片土地的人们对江河有着别样感情。老一辈的广州人倾向于用江来定位城市,比如,江的南边,叫“河南”,是如今广州中心城区海珠区的旧称。

江河上面的桥,连接出走与回家的归途,于广州人而言,是重要的感情寄托。

海心桥——广州首座跨江人行天桥

不过,海心桥出现之前,桥更多扮演交通要道。以车道为主,人能上桥行走,这是广州建筑实用性的体现。

海心桥却是更优雅的存在。这个被称为“城市会客厅”的桥梁,有一个轻盈的外观,引桥设计兼顾珠江两岸、海心沙、二沙岛等景区的多向人流,只允许人上桥。设计出发点由车变成了人。

何镜堂曾解释设计初衷:“我希望这座桥能呈现出无论是你在桥上看别人,还是别人在桥下看你,都是好看的。”

建筑美感还要与文化融合——这是何镜堂一贯的建筑风格。他介绍,海心桥的设计,体现广州的文化特性。“一是古琴,二是水袖,三是花船,这些文化元素都是广州特有的,但我们不能具象地表现出来,必须要抽象吸收,这就成为大家现在看到的海心桥——既是一座可步行的交通桥,又是一座艺术桥,还是一座人文桥。”

这是何镜堂大半生总结出的建筑人文学,他曾概括为“两观三性”理论。具体来说,即建筑需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只有掌握了这条主线,再去做建筑设计,就算不能100分,但也不会离谱。”

当建筑充分考虑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时,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变多,建筑自然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海心桥2021年开通,很快成为广州网红新地标。数据显示,刚开放的海心桥实行预约上桥,只一个月时间已经吸引了62万人“打卡”。

相似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凤凰山脚、流溪河畔的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这个2022年8月落成的文化建筑,有着宏伟的设计,占地面积24.69万平方米,好比一个市区公园大小。

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 广州日报 廖雪明 摄

恢弘的建筑群融合中华制式与岭南特色,从礼乐格局、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方面融合了岭南的特色。

据介绍,之所以设计风格壮观大气,源于国家版本馆的建设围绕“传世工程”定位,聚焦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里面的国家宝藏永久安全保藏。

但在恢弘的、辽阔的建筑群之间,有一个意外的设计——主楼文沁阁前的水池前,有一颗高起于地面的树。从高空看,仅此一处。这抹傲然独立的绿色,就像水墨画里不小心打洒的墨点,又或是书法作品里的一个大笔一挥的逗号。

略显突出的绿,是一棵在版本馆原址生长了200多年的古树。何镜堂称它为“上天留下的伏笔”。

在“文沁阁”前方不远,一棵百年古树矗立而生 / 广州日报 廖雪明 摄

在设计大气的文化地标时,他非但没让树被移除,还在水池中辟了很大的空间,让古树继续生根。

甚至,为了树,何镜堂将建筑整体调整了位置。“最初布局时,这棵古树位于中轴线之上,我们担心会对主体建筑造成遮挡,便有意把整个建筑群往东移了一点点。”

如同贝聿铭所说,“生活就是建筑,建筑就是镜子”,拥有对人、对大自然同理心的人,不断用扎根地域的建筑作品,反映他的生活与时代。

晚成之人

何镜堂是很多人眼中大师级的人物。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首届国家“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他操刀设计了全国多个知名博物馆、文化地标,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各类建筑设计。

但这位中国建筑的大师,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生的前45年,他没有任何代表作,没发一篇文章,没拿一个奖。

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深圳科学馆的招标上。

那一年,他45岁,刚从北京搬家回到广州。与妻子刚落地广州的第3天,还没安顿利索,他就收到了深圳科学馆要举行设计竞赛的消息。

深圳科学馆竞赛 何镜堂与妻子

在简朴旅馆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夫妻二人的设计一举夺标,设计方案成为深圳科学馆的工程。两人还共同在《建筑学报》发表了一篇有关学术论文。

这次成功给了何镜堂更大的决心,“我在心里就做出一个决定——对每一个重要项目都提出‘三到位’的要求,力争在达到优秀设计的同时,认真总结,在科研和理论研究上也有所建树”。

此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玉树博物馆……

一件如今回想起来都让他感到骄傲的作品,便是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当时,世博会面向全球华人招标设计方案,将中国馆的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希望这将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体现之地。

夜幕下的中国馆格外夺目

已经到退休年纪的何镜堂参加了这次竞标,选择用“中国器”去诠释大国的气度。他曾解释:“中国建筑是棋盘式布局,用木架结构一层层搭起来,搭建部分我参考了中国传统的梁架结构,形状则参考了鼎、罐,用中国红作为‘外衣’。”

听上去容易的方案,却是设计者夜以继日、绞尽脑汁的心血之作。光是中国馆的“红”,他就比对了9个月。“要把‘红衣服’穿到16万平方米的建筑身上,颜色稍不对劲,老百姓接受不了的。”

苦恼时,何镜堂甚至拿出中华牌香烟包装上的红,几番比较。

经过持之以恒地反复试错,何镜堂为中国馆找到了合适的红色。2007年,他以第一名中标世博中国馆。

2010 年 5 月,世博会开幕。世博会规划总设计师吴志强向何镜堂致敬说:“这是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主导型的,自主创新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我们联手完成了中国建筑界的崛起。”

城市之美

勤勉的工作让何镜堂不断拿出代表作,在国际上名声鹊起。有“东方之冠”之誉的世博中国馆,军刀般沉重外观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建筑。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彼得·罗评价,与其他著名建筑师不同,何镜堂的创作成果并不通过任何一种形式和风格特征的重复来建立可辨识度,恰恰相反,不同项目之间看起来差异很大,很难归结于单一的作者出处。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