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岭叠叠清水流,云烟袅袅落山头”,在湖北省西北部有一片神奇之地,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森林茂密、资源丰沛,令人神往。这里既是始祖炎帝农耕文明的开创地,也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林区,这里就是神农架林区,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资料图片)
7月季夏,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学子来到美丽神农架,开展“美丽神农架•青春行动”暑期社会实践专项,他们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聚焦生态文明教育、绿色生活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及神农架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调研,深入当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绿色咨询、产业调研、环保宣教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开眼界、长才干。
走访:探索神农架绿色转型升级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神农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生态功能区,神农架如何以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养殖成为华农学子关心的问题。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实践队员走访农户(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供图)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神农架林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了解神农架生态畜牧养殖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分别前往松柏镇八角庙村以及宋洛乡宋洛村、盘龙村,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采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大型养殖户进行走访调研,不仅统计分析了养殖户养殖情况,还重点与养殖户就当地畜牧业发展态势以及期望展开讨论,并对养殖户进行绿色生态养殖理念宣传。
实践团在调研中欣喜地发现,绿色生态养殖的观念已深入到神农架林区每个养殖户的心中,例如化粪池基本建成让动物粪便的排放做到无污染无公害的同时,也能合理返田,长成的农作物又能回到猪、牛、羊的口中,形成了绿色有机饲养的模式。
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在绿色生态养殖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引起了实践团成员的注意,他们便与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展开讨论,一起探索解决之道。实践团成员刘艺彤在实践后说:“实践虽然结束,但我们应该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向神农架林区的更多养殖户宣传绿色生态养殖理念,为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华农人的力量。”
水产学院实践团成员了解鱼菜共生系统(水产学院 供图)
水产学院赴神农架林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则来到古水村大鲵养殖基地和宋洛乡长坊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通过走访神农架林区政府工作人员、退休职工以及当地养殖户,调研了神农架渔业的生态养殖和绿色发展情况。
他们同时了解到,神农架在渔业快速发展时,在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生态保护,林区关闭了很多小型水电站,同时在河流沿岸全程布设监控,防止非法捕捞,大型水电站被要求释放“生态水”,防止河水断流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物种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通过改善水质、治理水污染等措施,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环境质量,促进了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增加了乡村的生态资源。
调研:聚焦神农架生态农业产业发展
中草药是神农架重点发展产业,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中草药产业发展现状,理学院赴神农架林区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生态文明教育,寻访了解神农架特色中草药产业。
实践团先是到红坪镇人民政府,听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何国昌讲解当地中草药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随后,他们前往当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神农架庄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两层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观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在基地了解了天麻、大黄和杜仲等中草药的种植情况,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杜仲加工工艺流程。
理学院实践队员实地走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理学院 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神农架中草药产业发展现状,实践团队从当地产业户入手,走访了当地近20余户居民开展一对一访谈调研。
经过多日的走访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到中草药对于当地种植业和旅游业的推动,在此基础上,队员们前往画廊谷、桃花谷,面向游客开展了中草药知识问答及科普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我们对于中药材行业,对于神农架当地的中药材种植情况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实践团队成员鲁孟宇说:“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前,中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份子,我希望能为推动中药现代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践团成员与蜂农交流蜜蜂养殖(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神农架林区的蜜源植物多达450余种,得益于当地优越的动植物条件,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使得当地蜂蜜产业尤为发达。蜜源植物的生长情况、蜂蜜产业的发展状况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神农架林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此次实践调研的任务,实践团成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蜜源植物的野外调研和蜂蜜产业的调研,对当地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实践团成员或是在送郎山寻找蜜源植物的踪迹;或是到神农架汇野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学习百花蜜的制作形成过程以及收割工序;或是到八角庙村走访养蜂农户,了解蜜蜂养殖情况和养蜂困境。在此过程中,队员们还与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李翔老师座谈交流,深入探索蜜源植物和中华蜂在神农架的生态价值,以及蜂蜜产业在神农架的实际意义。
实践:将专业知识真正转化运用
2023年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之年,为深入了解神农架土壤质量状况,同时做好土壤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神农架林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神农架林区,调研“大地之彩”。
资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团前往林区采集土壤样本前最后的准备(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
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郭龙的带领下,于不同海拔采集土壤样品并测量土壤的PH值,使用土色卡比对土色,现场探究神农架土壤的化学、物理特征以及不同垂直带的土壤属性差异,初步认识神农架的土壤环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土样采集成果(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
通过集体夜以继日的努力,团队共计采得13种分布于神农架海拔1300m至3000m地区的土壤样本,并标记了采样地的经纬度、海拔等基础数据,为后续将土样带进实验室,研究土壤的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做好准备。
在样本采集中,团队成员不仅了解了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障碍退化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还为当地居民如何高效利用不同种类的土壤提供意见,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园艺林学学院林学专业学生在神农架林区调查实践(园艺林学学院 供图)
神农架林区山高林密,丰沛的林木资源吸引了园艺林学学院林学专业的学生,在指导老师汪念的带领下,他们在这里开展了为期10天关于树木资源调查的社会实践。
同学们不仅现场参观林业企业和苗圃基地,还走进林场,围绕树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树木资源调查、森林经营管理、林业产业运营等方面进行探索调查。
实践结束后,林学专业学生顾梦怡说:“神农架可谓物华天宝,不仅看到了它特有的林木物种,也完整的了解了整个亚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带谱,这个地方非常有利于我们开阔眼界以及增长专业知识,把书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
正如汪念老师所说,神农架至今较完好地保存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学生们开展实践的“沃土”。
美丽神农架,青春在行动。截至到记者发稿,仍有实践团队正在奔赴神农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调研活动,他们还将在这片“沃土”寻找新的发现,继续在耕读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