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了两个大新闻:
(相关资料图)
1、广东、河南、湖北的多家银行在4月以来纷纷调降存款利率。比如广州银行3年期和5年期(5万元以上)的产品利率均下调0.05个百分点。
2、据财联社,近期监管部门正陆续召集相关保险公司开会,主要内容是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控制利差损,要求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降到3.0%。
这两个事件本质上是在说明利率在不断走低。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2022年末住户存款已经达到120.3万亿,也就是说到了一季度末住户存款已经超过了130万末。
而到了2022年末,住户贷款只有74.9万亿,增速更是只有5.4%。
也就是说从银行角度,资金是供大于求的。
从需求角度,也是需求有限。银行的钱是靠人去借,现在人口格局出现两个特点。
第一,总人口在减少,2022年人口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负增长。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大家想必都关注到这样一个新闻:联合国最新预测:到2023年年中,印度人口将超中国。
总人口减少了,消费需求肯定会减弱,原来有100个人买房、买车、买化装品、买猪肉,现在只有98个。
第二,人口正在老龄化。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4.9%,国际上通常将老龄化率超过7%视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志,超过14%称为老龄社会。
老年人口有一个特征,消费能力会减弱,它们基本不会再买房、买车。从信贷需求上,房贷、车贷、消费贷也会减少。人口老龄化率越高,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就越弱,最后是资金供大于求,降价销售,因为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没变,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自然也会不断走低。
存款利率下降之后,其它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也会跟着降。特别是对于保险产品更是如此。保险是保命的钱,对钱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最近几年,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一直在走低,2019年保险预定利率从4.025%降到3.5%,现在又从3.5%降到3%。
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收益率要方法有两个,一是延长投资的期限,比如2年期存款收益率肯定比1年期存款收益率高。二是提高风险资产的比重,比如股票的收益率肯定比债券高,但风险也更高。
保险产品一般比其它理财产品收益率高,就是因为它的期限长,比如增额终身寿可能要20年时间收益才翻倍。未来保险要想提高收益率很难再从期限下功夫了。
上面的行不通,那只能通过提高风险资产的比重,这几年保险公司确实增加了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但是由于保险是保命的钱,这部分投资操作空间也不会太大。
所以在这两方面都行不通的情况下,怎么办?
那只能降低保险的预定利率,其带来的影响有两个,一是理财类的保险收益率下降,原来能做到3.5%,现在只能3%。二是同样的保额下,保费相应提高。
总之,在老龄化背景下,未来的利率肯定是在下行的,未来以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类理财、保险产品为代表的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下降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