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仿佛一夜之间,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不香了。
近期,部分基金公司的股权挂牌转让,由于没人接手,不得不一再延期。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上海银行拟转让上银基金20%股权,转让底价为3.388亿元,信息披露起止日期为6月20日至7月4日。需要说明的是,该股权于今年3月就开始公开挂牌转让,但由于缺少买方,此前已经延期三次。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新华信托拟将其持有的35.31%新华基金股权,在7月16日全部拍卖,起拍价为4.23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新华信托为新华基金第二大股东,这也意味着,竞买人参拍成功后,将成为这家2004年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根据基金定期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华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为504亿元。
梳理过往公告可以发现,过去两年来,多家基金公司的股权被挂牌转让。例如,上市公司大恒科技拟转让其持有的诺安基金20%的股权;北京华远集团拟转让其持有的红塔红土基金公司30.24%的股权;长安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泰信基金、银河基金等基金公司的部分股东也拟转让股权。2022年7月,国开证券将其持有的国开泰富基金66.7%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后国开泰富基金更名为北京京管泰富基金。
从上述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转让情况看,即使转让价格并不太高,挂牌后依然少有人接手而不得不延期。这也反映出,基金公司的股权价值似乎开始缩水。换句话说,纯粹从基金公司的牌照价值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
在公募行业发展早期,牌照曾被严格控制,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牌照价值水涨船高,尤其是2012年基金子公司获批之后,依靠政策红利就可以收取丰厚的通道费用,令基金公司牌照一度成为“香饽饽”。事实上,正是因为公募基金早期的政策红利足够丰厚,让部分基金公司乐于享受这种红利,丧失了研究创造价值的动力,即使成立十多年,如今规模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举步维艰。
从市场发展环境看,过去几年,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资本市场正本清源,研究的价值越发凸显。在资产管理行业的内部竞争中,基金公司的研究团队力量、基金公司的品牌力和营销能力等越来越重要。赢取投资者的竞争,已变成各家基金公司综合实力的比拼。
尽管从成熟市场的历史经验看,我国公募行业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容忽视的是,同几年前相比,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已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行业头部效应开始凸显,大型基金公司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要求也在提高。例如,根据2022年6月20日开始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持有基金管理公司5%以上股权的非主要股东,股东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自身及所控制的机构,最近1年净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股东为自然人的,最近1年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具备5年以上境内外证券资产管理行业从业经历,从业经历中具备3年以上专业的证券投资经验且业绩良好或者3年以上公募基金业务管理经验。上述规定,大幅提升了成为公募基金公司股东的门槛。